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1
7
IT 管理

如何利用實例化需求在 GenAI 時代下自我升級系列 第 1

Day 1 緣起 - 實例化需求是 GenAI 必備技能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50801/20161809xTznVIQ1QM.png

系列前言

你有沒有碰過這種場景?

產品經理一直在畫大餅,工程師嘴上只能答應,測試人員卻是默默搖頭——等到專案驗收時,才發現大家想的根本不是同一件事。

為什麼我們花了這麼多力氣寫需求、討論驗收、開會做溝通,結果還是常常踩雷?

是不是你也有過這種想法:「都 2025 年了,AI 已經能寫程式了,為什麼團隊還是搞不定一份清楚的需求?」
這系列,就是專門寫給你——那些總覺得開發流程可以更順,需求驗收應該可以更聰明,AI 應該可以幫上忙,但卻一直無法落地的團隊工作者。

我們要揭開 實例化需求(Specification By Example, SBE) + 行為驅動開發 (Behavior Driven Development, BDD) 背後的祕密,把那些「講了很多年但大家都做不好的細節」,利用大量範例,以及口語化的方式來講清楚,希望能夠讓你容易就懂。

每天主題大約要講什麼

這是一套為期 30 天的實戰導讀,聚焦在 Specification by Example(SBE) 的實作與落地,帶領讀者從開發現場的「需求混亂」出發,逐步學會如何透過具體範例(Example)來釐清需求、設計驗收條件(Acceptance Criteria)、整合測試邏輯,進而讓 AI 輔助開發變得更準確。

整體內容分為幾個階段循序漸進:

第一週:認識問題與 SBE 的誕生背景(Day 1–4)
• 為什麼團隊經常誤解需求?
• 測試案例如何反過來澄清需求?

第二週:理解方法論與流程架構(Day 5–10)
• BDD、ATDD、SBE 的差異與實際應用。
• Acceptance Criteria 與 Acceptance Test 的角色定位。
• 在瀑布或敏捷開發流程中如何整合 SBE。

第三週:如何開展「好範例」的對話與工作坊(Day 11–16)
• 要找誰來一起討論範例?怎麼討論?
• Example Mapping、範例格式比較
• 好的範例的特性為何?

第四週:測試設計技巧與 AI 應用(Day 17–23)
• 教你用 Equivalence Class Testing、Use Case Testing、Decision Table Testing 三種方式設計範例。
• Gherkin 語法說明簡介
• 實作範例與 AI 結合,教你怎麼下 Prompt,產出能驗收的測試條件。

第五週:舊系統整合、導入策略與多團隊實踐(Day 24–30)
• 如何在遺留系統中使用。
• 如何導入 SBE 與 BDD,並有效度量成果。
• 延伸到 LeSS 多團隊與 Product Discovery 流程的整合應用。
• 在 GenAI、Vibe Coding、Spec Driven Development 時代下如何搭配實例化需求,讓程式碼生成更正確

你現在看到的這份大綱,不只是行前預告,更是一個活生生的 「範例驅動開發」在內容創作上的應用。

這 30 天的內容,就是我的範例清單,每一篇都對應一個具體的情境、一個常見的問題,並提供思考與應對的方法。

這不只是你學習實例化需求的教材,也是一個範例本身。


下一篇
Day 2 團隊開發常見小故事
系列文
如何利用實例化需求在 GenAI 時代下自我升級30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